首页 | 学院主页 | 基地概况 | 新闻中心 | 政策动态 | 县域经济 | 生态文明 | 学术研究 | 基地简报 | 文件下载 
 
生态文明与精准扶贫的大同模式
2020-04-14 16:42   《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山西省大同市,作为燕山 - 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很长时间里,境内多地处于困中之困、贫中之贫状态。随着近年来脱贫攻坚进程蹄疾步稳,大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截至 2018 年底,全市已经有 264 个贫困村脱贫摘帽,10 余万人稳定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山西全省第一,贫困发生率降至 1.78%。阳高、灵丘、云州三个地方已完成整县(区)脱贫摘帽各项任务。

与此同时,大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同的山,越来越绿了;大同的水,越来越清了。特别是代表空气质量的大同蓝,成为一个鲜明标识,被媒体赞誉为“大同,大不同”。从“煤都黑” 到大同绿,大同清,大同蓝,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华丽转身。

大同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找到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脱贫有效融合的路径,形成了生动可行的“大同经验”。

大同经验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六种发展模式。一是全市范围内的大同蓝 + 生态经济 + 生态扶贫的院地合作模式,二是天镇县党建引领 + 红色基因 + 支部率先 + 党员带头 + 群众跟进 + 集体经济 + 特色生态产业的精准扶贫模式,三是云州区健康城市 + 国际健康养生基地 + 行走医院的健康扶贫模式,四是云州区乡村振兴 + 大同火山群 + 火山黄花的特色生态产业扶贫模式,五是左云县生态转型 + 左云绿 + 生态扶贫的绿色经济模式,六是广灵县水生态文明城市 + 沟域经济 + 特色产业的生态扶贫模式。

为了解读“大同经验”,我们首先来看大同生态环境保护与精准脱贫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一,全境整体上是山区盆地,又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 1600 平方公里的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整个山区发展受此影响较大。第二,境内流经河流众多,主要有桑干河、御河、南洋河、壶流河、唐河和苍头河,河流保护和治理任务突出。第三,严重缺水,虽然河流不少,但水量极小,全市水资源总量为 1.42 亿平方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 110 立方米 / 年,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 9% 左右,全市农业发展还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状态。第四,处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牧交错,加上多年的煤炭资源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与水土流失严重,国土绿化与农村环境整治问题突出。第五,境内虽然既有景观又有奇观,但由于受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和地形地貌的限制,至今难以形成全域旅游的整体开发。第六,农村空心村和老龄化问题突出,土地产出功能明显衰减,“三农”发展与脱贫交织。

大同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精准脱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展开的。作为高寒冷凉区,大同面临的贫困问题具有典型性;作为长期超载运行的资源转型城市,大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典型性。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脱贫有效融合的“大同经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全市范围内“院地合作” 模式,强化生态统领与扶贫攻坚的结合

 

“院地合作”作为一种迅速增强创新能力及有效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发展机制,已经成为大同市吸纳和整合科技和产业资源、促进经济较快发展的良好选择。大同的“院地合作”模式经过 5 年的发展,有效集聚了一批国内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开创了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合作的路径,强化了产学研合作,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在“院地合作”中,大同市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力量,从顶层设计入手,率先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随着“院地合作”的深入,又先后启动了区县沟域经济发展规划、长寿养生基地规划、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和中华诗词之乡规划。专家组对大同的 “三黄”(黄芪、黄花、小米)产业发展、县域绿色发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长城文化与旅游融合等进行了深入调研,推出了一批重要成果,形成了独具大同特色的“理念创新、规划先行、全市联动、先行探索”的“院地合作”模式。

中科院专家组为大同规划的目标是,打造培育山西省乃至全国精准脱贫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造全国精准脱贫的“省级样板” 乃至“全国样板”,具体路径主要体现在 5 个基地建设上:一是加快大同“三黄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基地,在“三农”发展上作示范;二是着力培育精准脱贫可持续发展的大同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以沟域建设基地为主线,在山区保护与发展上作示范;三是着力推动中国社会扶贫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在深化“行走的医院”基础上,实现医疗扶贫协作上作示范;四是着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扶贫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在绿色发展上作示范;五是着力建设社会服务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在“天镇保姆” 品牌基础上的深度挖掘上作示范。

“院地合作”助力大同取得了四个明显成效: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了生态扶贫多方参与的大格局;二是实现路径多样化,培育了生态扶贫多措并举的大态势;三是发展模式创新化,增强了生态扶贫创新突破的大动力;四是生态制度保障化,构建了生态扶贫规范发展的大框架。

大同深刻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稳定脱贫的保障,精准脱贫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些年,在“院地合作”开展扶贫攻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坚持将生态扶贫战略与地域识别和具体措施相结合,与异地搬迁相结合,与生态产业、行业扶贫相结合,与“国土增绿” 以及“贫困户增收”相结合,与农村环境质量提升相结合。

一是厚植生态屏障,坚守“大同蓝”。当地紧密结合国家和省级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围绕造林务工、退耕奖补、管护就业、经济林增效、林产业增收等林业扶贫“五大项目”,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扶贫行动。全市承担的国家、省级下达的 54.12 万亩人工造林任务和当地经济林栽种等绿化任务,全部通过议标方式由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参与造林的社员有 1.4 万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比达 79%,累计带动 2.2 万多人脱贫。国家生态护林员全部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 6000 元以上。

二是培育生态经济,形成绿色产业。点、线、面相结合,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延伸林产业链条,注重依托经济林在绿化作用外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推行 “一片林子多种收益”的栽培模式,拓展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种植养殖业,提高林地综合产出率。同时,注重依托经济林发展生态旅游,以旅游景区、旅游公路沿线、河流湿地等区域,发展带状生态乡村旅游。通过“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和“公司 + 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生产果品为主结合旅游开发,打造集参与、体验、采购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既促进了林产业发展,又为生态旅游注入了花期观赏和挂果采摘的新元素,带动了贫困人口增收。同时,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发展模式,让更多从事传统耕作的农民走出来参与到绿色产业发展中。

三是立足自然资源,发展沟域经济。把光伏产业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与农民增收有效结合,推广扶持“林光互补一体化”基地建设。优先在采煤深陷区、荒山沟壑区域等需要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地区建设林光互补项目,发展沟域经济。在光伏项目建设空置地发展中药种植、果蔬栽植、禽类养殖等,确保了林地、耕地质量。同时,通过生态治理,发掘沟域山、水、林资源,又促进了生态效益的提升。

 

二、天镇精准扶贫模式,强化党建引领与红色基因的结合

 

在大同,贫困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怎样才能实现脱贫不返贫?强化党建引领是标准答案。天镇县的党建扶贫成效尤为突出。

天镇县是晋西北和太行山革命老区,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县委充分发挥党建扶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破解难题。具体做法是:以集体经济培育物质与社会基础,把脉问诊找到穷根;以多重激励激发内在动力,对症下药开好良方;以多方参与推进改革创新,凝聚治贫脱贫合力。

一是理顺体制机制。全县围绕人到位,统筹 31 家帮扶力量,组织 5800 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围绕钱到位,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3.22 亿元;围绕事到位,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部署开展六个“百日会战”,跑表计时、卡点验收。健全考评机制,强化责任导向、效果导向,选优配强驻村干部,一村一队、一队三人,对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倒逼责任落实。健全激励机制,坚持在一线选兵、练兵、带兵、用兵,加强驻村干部培训,选派其中优秀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提拔优秀干部。开展三级书记遍访贫困行动,引导动员驻村帮扶干部进百家门、听百姓言、解群众忧。县委书记带头走访贫困户,撰写扶贫日志。各级干部坚持基层走访,制定帮扶计划和脱贫规划,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文化扶智工作。

二是推出“保姆扶贫”特色项目。天镇县从 2018 年起,实施 “一、百、万”工程:打造一个精准扶贫家政培训样本基地;培养 100 名“天镇保姆”就业带头人,进京从事安排妇女就业及培训等后期跟踪服务;超过 1 万名妇女在京从事家政服务,实现就业脱贫。在党建引领下,天镇县还积极打造“天镇保姆”升级版,建设研、培、输为一体的示范基地,通过输出服务、培训模式和标准,引领全省劳务输出规范发展。拓宽服务领域,发展保洁、保安、护工、快递等新业态。全县累计培训保姆 1.8 万余人,向北京、天津、太原等地输出保姆 8000 余人,实现劳务收入 2 亿元,带动 1 万多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天镇保姆”已经成为山西省劳务输出精准扶贫的一张名片,也是北京家政市场满意度很高的“金字招牌”。

三是推动生态 + 文旅扶贫。围绕中科院团队提出的“长城经济带”理念,天镇县着力发展古长城、温泉、宗教等边塞文化特色旅游,推动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目前,天镇县正在稳步推进三个旅游示范村建设,已完成 300 多间仿古民居主体工程,建成了 3 个西梅采摘园,以及一批农家乐、文化广场等。

 

三、云州健康扶贫模式,强化健康产业与基层医疗服务的结合

 

中科院团队为云州区设计的发展定位是“国际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近年来,云州区充分挖掘健康养生资源,探讨水土环境及食物资源对人口健康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扩大当地健康养生经济的规模,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云州区的努力得到了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委员会高度认可,专家组认为,云州应该以创建国际健康养生基地为目标,建设国家全域健康养生试验区、健康养生农业基地和健康养生食品加工特色基地,充分发挥当地健康、资源、区位、产业、文化等优势,创建“国际健康养生基地” 品牌,推动生态旅游、休闲体验、养老养生、康复健体等新业态的创新发展。

“国际健康养生基地”项目落户云州区后,区人民医院成立了远程门诊中心、远程心电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立了远程门诊室。医疗集团多次组织全区乡村医生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现在每位乡村医生都能熟练使用助诊包。

项目在云州区的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 2019 年 7 月底,通过助诊包检测 21 万多人次,建立健康档案 8 万多人次,慢性病管理 2 万多人次,北京远程门诊诊疗 1000 多人次,区人民医院远程门诊 3500 多人次,会诊 350 多人次。助诊包 + 医保智能结算终端(POS 机),群众小病报销不出村就能完成。

为加快推进社会扶贫建设,防范因病致贫、返贫,云州区积极落实国家提出的“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重要方针,推动建立“行走的医院”。现在,“行走的医院”已经全面覆盖县、乡、村疾病防控体系,实施“新农合” 门诊慢性病补偿、重大疾病补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原来的 3.9 万多名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 100%。“大病不出县”,成为现实。

云州区还加大了教育和文化投资。全区累计投入资金 2.28 亿元 , 推动学前教育 , 义务教育 , 高中 及 职 业 教 育 均 衡 发 展; 投 资 514 万元改善 6 个贫困村学校的基础条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 " 大学生助学贷款,所有贫困学生、幼儿均可享受补助;抓好“雨露计划”和贫困大学生救助,减轻贫困户的负担;实现行政村综合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场所已经 100% 全覆盖,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云州还强化多方面的扶贫举措。全区 2015 年以来,共落实扶贫专项资金 30962 多万元,统筹整合资金 77959 多万元,发放小额扶贫信贷 22781 多万元。实施投资 2000 万元的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项目,建成 1 个区级、 118 个乡村服务站点和 1500 平方米的电商快递物流中心。扶贫“爱心超市”全部启动 , 社会捐助已达 到 500 万 元 , 有 133 名 贫 困 户获得救助 33.3 万元。组织区乡人大代表结对帮扶活动,帮助 600 多名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以政协委员中的社会力量为主体 , 组成 10 个帮贫济困团,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帮扶贫困村、贫困户。

 

四、云州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强化地域特色和产业新业态的结合

 

专家组对云州黄花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在我国各大黄花主产区中,唯有云州区的黄花菜产自大同火山群的火山田园,是名副其实的“火山黄花”。专家组认为,从产品特性、消费者、产业者等层面综合来看,黄花菜具有串联一二三产业的优良属性,通过发展黄花菜种植、旅游、休闲、加工、贸易、服务等产业,推进火山黄花品牌建设,可以促进黄花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双赢,是特色产业扶贫的一条路径。

专家组给云州规划的具体方向是:建好一座新城,美化一片山群;提升一地黄花,培育一套体系;形成一批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一是发挥“火山黄花”资源组合、特色产业基础两种优势,加快构建云州区健康产业链;二是实施黄花与康养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两大路径,推动形成融合型健康产业新体系;三是立足“集聚黄花态势、火山特色”两大基础,引导实现区域质量水平整体跃升;四是培育“火山黄花”与地域特色两大优势,实施健康共享;五是实现贫困人口中人均黄花种植面积达到 1 亩以上;六是新建高标准农田,黄花种植全部配套喷灌、滴灌等节水工程;七是以乡村提质工程为契机,建设以黄花旅游为主的“忘忧大道”,对沿线村庄进行重点整治。

目前看来,云州区火山地质富硒黄花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目前全区黄花面积达到 16 万亩,形成了 109 个种植专业村,建成了 15 家龙头加工企业,成立了 95 家黄花专业合作社。特别是以乡办、村办黄花合作社为主,带动贫 困 户 种 植 黄 花 3.8 万 亩。2019 年全区仅黄花产业一项就实现种植阶段产值 12 亿元,带动近 3 万名贫困人口脱贫。2019 年 7 月,全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观摩会在云州区举行,黄花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及其扶贫模式受到省政府及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大同已获得了国家黄花种植和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国家黄花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黄花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黄花百强区域品牌等 6 个国家级品牌。

 

五、左云绿色经济模式,强化生态转型与扶贫攻坚的结合

 

在左云县,中科院团队提出了“左云绿”的发展思路。这是一个综合的绿色系统,是一种倡导以人为本,构建生态、宜居、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县域发展模式。“左云绿”不是单纯增加绿化率,而是兼具持续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节能环保的资源利用方式、和谐宜居的社会发展环境和强而有力的公共支撑系统的良性城市运行机制。“左云绿”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最终要求所有经济活动都要实现绿色化、可持续化、生态化。

“左云绿”体现在绿色能源发 展 中。2016 年 至 2018 年, 左云县 2 个村级电站的屋顶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受益贫困户 460 多户,完成 2 万 KW 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受益无劳动能力贫困户 520 多户。

“左云绿”体现在植绿护绿进程中。四十年前的左云人为了生存,以一种艰苦奋斗、不折不挠的精神选择了绿化之路。现在,左云把植树造林、改善环境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选择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县林业用地 108 万多亩,已绿化 88 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38.58%,林草覆盖率达到了 45.03%,以油松、落叶松、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林地达到 30 万亩。累计建成万亩以上大片林地 15 处,森林公园 4 处,湿地公园 1 处,厂矿绿化 1.5 万亩,生态走廊 500 多公里,标准化园林村 85 个,育苗基地 20 个。左云已经成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先进县、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全省林业生态县”。

“左云绿”体现在绿色产业的构建中。左云地处黄土高原高寒冷凉地区,地形多样,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发展杂粮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优势。左云县借助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的招牌,大力发展杂粮生产,逐步调减玉米种植结构。

一是发展特色种植业。由 19 个合作社实施有机旱作万亩荞麦标准化基地建设,每个合作社面积连片 500 亩以上,设有千亩核心示范区 2 个、品种试验区 2 个;推广有机旱作节水工程地膜减量增效工作,实施面积 7500 亩;推广农业农村部和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认证的有机多肽酶农业新技术,实施面积 3.9 万亩。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 10 余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雁门清高苦荞健茶系列产品、亿源升杂粮精细化加工产品、金茂源胡麻油、云中紫塞沙棘等产品特色非常明显。

二是发展绿色林果业。把发展沙棘产业作为壮大生态资源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工程 , 在防风固沙、生态治理的同时,大规模种植、改良沙棘树,并发展以沙棘果为原料的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深加工企业。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突出边塞文化开发利用、自然生态建设保护、民俗文化挖掘整理三个重点,积极打造“边塞风情休闲带”;建设万亩油菜花观光带,打造北方油画写生目的地;建设自行车环形赛道和步道,打造全国知名的特种体育训练基地;构建集观光、骑游、宿营于一体的长城沿线旅游观光带,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

 

六、广灵生态扶贫模式,强化生态水城与沟域经济的结合

 

中科院专家组为广灵规划的目标是,创造独具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特色的广灵水城。专家组提出,广灵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源优势(两山夹一川),悠久深厚的人文底蕴(水神堂),要通过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探索出一条北方山区水城发展与城市生态扶贫有机融合的新路——通过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景观提升、水文化弘扬,建设水少可补、水多可排、水脏可换的会呼吸的河道,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现实样板。

“留形”,塑造广灵城市形态。充分发掘“太行山环抱、壶流河穿绕、沟域湿地密布”河谷盆地的地貌特征,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模式,坚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 相互融合与协同,以南北山为伴,以壶流河为线,形成依山就势、依河而生的山水形态。

“留人”,更新广灵城市业态。以“产城景结合、文产相融” 为理念构建新业态。利用水城区位佳、人气旺、生态好、底蕴厚等优势,围绕旅游六要素布局业态,完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商贸、居住、扶贫七大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留绿”,再构广灵城市生态。实施水城河湖治理项目,通过“截污、清淤、换水、绿化”的方式修复生态,完善排污管网建设,将壶流河变成景观河、生态河和人文河。通过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发展新型业态,促进沿河土地增值,实现投入到产出,再投入、再产出的良性互动,真正还河于民、还清于民、还绿于民、造福于民。

“留神”,传承广灵城市文态。坚持“生态优先、文化为魂、产城景融合”的发展模式,着力保护广灵县城历史的真实性、环境的完整性、文化的延续性、生活的多样性。挖掘水神堂文化,提升旅游价值。贯穿“闲、慢、乐、听、赏”等生活元素,建设范蠡纪念馆、百工坊一条街和民俗客栈。发展饮食文化,留住“舌尖记忆”。利用广灵多元饮食文化,丰富特色美食。

同时,中科院专家组还为广灵的沟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17 年,中科院专家组启动了广灵县沟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 “沟域经济 + 特色产业”扶贫思路和构建恒山黄芪、峪口小米生态原产地的科学构想。

生态原产地实验区是针对恒山黄芪和峪口小米提出的新型区域发展理念,就是要强调黄芪产品生长、生产、加工、制造以及产品来源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属性。建设省域恒山黄芪生态原产地实验区,是全国首次提出在省域范围内对恒山黄芪进行整体保护与利用,是一项特色产业与扶贫紧密结合的探索性、创新性工作。

实验区位于广灵县白羊峪、长江峪和圣眷峪三条沟域的上段,适宜发展面积为 10 万亩,有野生黄芪 1 万亩、野生抚育 3 万亩。这三条沟域,是恒山黄芪生态原产地,分属南村镇和望狐乡,也是重要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乡镇。两乡镇共有建档立卡户 5268 户,14305 人, 其 贫 困 人 口 占 全县贫困人口的 32%。

沟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稳定脱贫致富。由于黄芪的种植、管护、采挖、加工是劳动密集形产业,需要龙头引领,山西恒广北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每年列支的短期用工劳务费用有120多万元, 2018 年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增收 150 多万元。

从 2017 年起,公司每年为望狐乡 14 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资产收益分红款 102.94 万元。 2017 年,公司投资 7 万多元无偿为望狐乡上窑村和史家坪两村的 50 户建档立卡户种植黄芪 50 亩,每户平均 1 亩,按目前市场价格,黄芪采挖后,每亩可实现净收入 1 万多元,实现稳定脱贫。2019 年,由于望狐乡史家坪村整体搬迁,村民原有耕地无法耕种,公司与史家坪村建档立卡户订立土地委托经营合同,使村民除拿到租地款外每年还能享受到国家关于耕地的惠农补贴。同年,公司还租用了南村镇周图寺村的扶贫车间 2000 余平方米用于改建扩建新的黄芪加工厂,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

 

(张义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总规划师;李奕欣,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穆松林,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严茂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国栋,北京华夏健业生态农业研究院院长。原标题《基于生态文明实践的“大同扶贫”模式研究》,内容本刊有修改)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 - 2017 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和平西路1088号 邮政编码:053000 联系电话:0318-6012979